银行年报发出预警:房企坏账风险正在暴露

临房网 2020-04-07 13:12
864

临房网讯:房地产市场调控再严厉,也阻止不了银行向房地产投放信贷的热情,个人住房贷款更是银行争夺的地盘,是上市大行优先倾斜的投放对象。只是在“去杠杆”的要求下降速的趋势仍在延续。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根据国有六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2019年新财报统计发现,六大行投向涉房贷款(包括对公房地产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总规模达18.1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9.56万亿元出现微降,占贷款总额的31.7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6.16万亿元。


在六大行2019年6.13万亿元新增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5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1.26%,该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8.1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贷款新增3671.22亿元,占比5.99%,较去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7.25%。


在建设银行2020年的资产安排计划中,约新增贷款1.5万亿元,其中投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5700亿元,占比39%。建设银行一直是个人住房贷款发放规模最大的银行。据建设银行2019年财报,2019年其投向个人按揭贷款的规模占当年新增贷款总量的56.59%;2018年这一占比达61.45%。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部分曾激进放贷给房企的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银行,房地产坏账风险正快速攀升。1年内中信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余额增加23.44亿元,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上升0.84个百分点;渝农商行2019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则高达8.62%,同比增幅超过11倍。


中信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部分房地产企业经营下滑,偿债能力下降;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也受到房地产市场影响,出现经营下滑,现金流紧张。


而年初以来疫情的冲击更是加快了房地产信用风险的暴露。


房地产仍是放贷重头

长久以来,建设银行都是个人按揭贷投放的最大金主,但近年来投放比重和增速均在下降。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根据其2019年财报数据统计发现,2019年建设银行新增贷款9745.85亿元,其中,投向个人住房贷款5515亿元,占比为56.59%,这一比重在2018年为61.45%。截至2019年末,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050.95亿元,在上市银行中规模最高,同比增幅为11.6%,增速较2018年末下降1.23个百分点。


而其投向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一直占比较低,去年收缩得更为明显。2019年建设银行新增贷款中,房地产业贷款(包括开发贷、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和其他发放给房企的贷款)新增505.35亿元,占比仅5.19%,而在2018年这一比重为10.82%。


2019年建设银行投向个人住房贷和房地产业贷款的比重共计达61.78%,即6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


2020年建设银行的投放重心将有所改变。3月30日,在建设银行举行的2019年度业绩电话会议中,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透露,受疫情影响,今年建行贷款投向会有很大改变,将重点投入到医疗卫生健康、新基建,以及传统基建方面。


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2020年建行计划新增贷款投放1.5万亿元左右,目前已安排1.46万亿元的投放计划。其中,公司类贷款计划新增投放6850亿元,个人贷款计划新增投放7650亿元,个人贷款中的住房按揭贷款计划新增投放5700亿元。虽然总额度与2019年相差不大,但占比再度下滑。


工商银行是个人按揭贷发放规模第二大银行,但其对房地产开发贷同样谨慎。


截至2019年末,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1662.79亿元,同比增长12.56%,增幅较前一年下降4个百分点,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30.82%。2019年新增个人按揭贷款5763.18亿元,是上市银行中按揭贷增量最大的银行,占全年新增贷款总量的42.96%,该占比较2018年的54.89%下降12个百分点。


而2019年工商银行13414.14亿元新增贷款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仅460.24亿元,占比3.43%,较2018年末7.61%的投放比重明显下降。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共观察了6家国有商业大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财报发现:虽然涉房贷款仍是上市银行的投放重点,但绝大多数银行都在主动收缩对房地产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的投放比重,仅个别银行仍在加大力度。


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方面,2019年交通银行新增贷款中投向个人按揭贷的比重为28.42%,在2018年这一比重是40.1%;中国银行投向个人按揭贷的比重则从2018年的49.6%降至2019年的39.29%。


加大投放比重的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及中信银行。2019年,招商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1793.88亿元,同比增长19.31%,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达32.17%,而2018年这一占比为25.91%。2019年末,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081.48亿元,在股份制银行中属于最高位。


在以房地产开发贷为主的房地产业贷款投放上,股份制银行一改过去的大胆态度,纷纷变得谨慎起来,尤其民生银行投放比重下滑幅度最大。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民生银行新增贷款4309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为882.57亿元,占比20.48%;而2018年民生银行将52%的新增贷款均投放给房地产企业,新增房地产业贷款规模高达1318.15亿元。


部分银行房地产坏账风险攀升

谨慎的背后是房地产不良贷风险浮出水面。

曾被称经营风格激进的中信银行近年来主动缩减房地产业贷款投放,2018年其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减少了201.32亿元,2019年进一步减少了239.48亿元。2019年末房地产业贷款占比14.78%,比上年末下降1.85个百分点,不过仍在其公司贷款中排名第二;在中信银行前十大贷款人中,房地产亦占据了三席之地。


一个多月前,北京银保监局对中信银行开出一张超2000万元的巨额罚单。中信银行因存在19项违法违规信贷问题被罚2020万元,其中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违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性质融资、违规向四证不全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等13项均涉及房地产业务。


参与房地产行业过多的信贷正成为中信银行违规事项爆发的主要集中点,同时涉房业务也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


2019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集团层面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3.44亿元、19.02亿元、13.04亿元和5.32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上升0.84、0.4、1.14和0.17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认为,公司部分领域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部分房企经营下滑,偿债能力下降;与房产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下滑,现金流紧张;其次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基建增速有所下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受市场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内竞争加剧、盈利下降,信用风险暴露有所增加。


渝农商行的财报也传递出房地产坏账率抬头的信号。其2019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渝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5%,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但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飙升,由2018年的0.17%上升到8.62%;从绝对金额来看,截至2019年末,渝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92亿元,同比增长10.87倍。住房按揭及个人商业物业房地产贷款的不良贷款率还是最低的,只有0.33%,下降了0.1个百分点。渝农商行的解释是: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但个别房地产企业受项目延期、资金回笼慢等因素影响出现风险,导致风险分类下调至不良。


正在冲刺A股的湖州银行,亦被指制造业和房地产不良贷款超行业水平。新世纪资信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末,湖州银行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在不良贷款总额中占比分别为47.41%和13.16%,行业内的不良率分别为1.16%和6.96%。


国有大行农业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也在上升,其2019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比2018年增加15.88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上升0.07个百分点。


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乃至濒临破产者增多,作为债权方的商业银行也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市场对于银行业不良风险的担忧加重。


在不少大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多位高层不约而同地提到2020年银行资产质量将面临承压的情况。“尤其是疫情冲击下,部分领域风险可能加剧暴露,无风险利率趋于下降,优质资产相对稀缺,再融资承压下企业违约风险可能持续加大。”交通银行人士表示。


但市场也无需过度悲观。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近日表示,银保监会一直在对不良贷款进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判断,并进行了压力测试。整体看,尽管受疫情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但不会出现大幅上升,整体幅度可控,对经济造成的风险不大。


    编辑者:yangm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