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 加减法绘就生态新画卷

临房网 2021-12-29 17:48
570

《临沂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日前出炉,我市将继续坚持污染源头防治、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调整,突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碳达峰要求”,加快推进临沂实现“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

  《临沂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实施完成并取得良好成效,在2019年度全省“四减四增”工作评估中,我市成绩位列第一,在全省“四减四增”三年工作总评估中,我市获得优秀等次。

  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从总体要求、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深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深入调整农业投入及用地结构、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新一轮“四减四增”工作内容及措施。

  临沂市在全省率先梳理明确了2022年度116项重点工作任务,印发了《临沂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了2022年度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木业、钢铁、化工、焦化、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的转型升级任务以及新动能发展重点。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明确了压煤、淘汰燃煤机组、热源整合升级、集中供暖及清洁取暖改造以及清洁能源推广利用等任务。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明确了2022年度柴油货车淘汰、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铁路专用线建设及交通用能清洁化等方面的任务。农业投入及用地结构调整,明确了有机肥推广、农药减量、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任务。

  到2023年,全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效走在前列,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一轮“四减四增”这些亮点看过来

  □解读

  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依法清理违法违规产能,依据安全、环保、技术、能耗、效益标准,以木业、钢铁、焦化、化工、建材、五金等为重点,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严格工艺装备和生态环境准入标准,加快转型升级和搬迁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

  其中,在木业产业,主城区不再新建5万方以下板材企业。兰山、费县、平邑等县区强化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引领,完成现有板材企业调查,明确企业搬迁整合升级计划,兰山区板材企业到2022年6月底前去产能100万立方米,具备条件的52家企业完成入园。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完成木业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改造,实施减碳降污协调治理,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新能源产业及环保产业发展。每年推动500家以上企业装备升级改造,增加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全市八大传统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

  力争到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5%,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

  深入调整能源结构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在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到2023年,完成省下达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压减任务,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0%。

  持续压减煤炭使用,到2023年,关停退出低效燃煤机组15万千瓦。提高电煤使用效率,到2023年,现役煤电机组力争降到302克标准煤/千瓦时。出台全市热电联产规划,2022年底前出台全市关停整合热电联产电厂15公里供热半径范围内的燃煤锅炉计划。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

  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到2023年底,初步实现主城区热源优化升级。鼓励余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等技术进行对外供暖。到2023年底,全市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建成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集中供暖难以覆盖的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基本实现分散清洁供暖。

  着力壮大清洁能源规模,推动绿色建筑提质增效,公共机构、农业农村节能。到2023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下降3.1%、3.7%、3.7%,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80万千瓦,接纳市外电量240亿千瓦时以上。

  深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效能,2022年3月底前,现有大宗货物年运输量达到150万吨以上的企业要按需制定铁路专用线建设计划。到2023年,已建成铁路专用线的,大宗货物绿色运输方式比例达到90%以上;未建成铁路专用线的,优先采用公铁联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以及封闭式皮带廊道等绿色方式运输。

  到2023年,铁路货运增加量超过30万吨,继续保持公路运输比例由增转降趋势,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原油和成品油运输管道建设,加快清沂山石化“董家口-沂水-淄博输油管道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全国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到2023年,初步建成临沂济铁物流园、临沂公铁物流园等两大骨干型物流园区,形成“2+N”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基本建成陆路、陆海、和陆空三大多式联运通道,2023年,多式联运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3%以上。

  增加绿色低碳运输量,在完善城市绿色交通综合体系上,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增加公交专用道路段建设。到2023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比重达到6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12%,公交专用道增加到100公里以上。

  推动工程机械、货运车辆电动化,加强智能充电设施建设,到2023年实现乡镇充电站覆盖50%以上,中心城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全市充电设施保有量达到11000个以上,力争城区、工业园区机械、货运车辆电动化达到30%。

  深入调整农业投入及用地结构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到2022年,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8.88万亩,到2023年,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13.2万亩。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2023年,全市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2%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527万亩。

  强化农药使用管理,到2023年,全市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6%,农药利用率达到41%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以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统筹推进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到2023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得到有效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到2023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保持100%。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优先开展就地还田。到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

  深入优化空间布局,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市场需求,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3年,建立300个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

  全面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造林绿化,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减少秸秆和扬尘污染。到2023年,完成500个行政村重点整治提升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3%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以上。


    编辑者:mhs

    分享到: